日前,记者从省果业局了解到,我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矮砧苹果基地,面积达到200万亩,今后还将全面启动苹果产业“扩矮化、减乔化”转型升级示范工程,力争苹果总产量实现翻番,由1000万吨增长到2000万吨,实现由全国第一苹果大省向第一苹果强省的转变。
与世界上其他苹果产区一样,我省前二三十年起步发展的都是乔化苹果,在经历了挂果期、盛果期之后,渭北地区逐步进入树龄老化、品质下降、产量徘徊时期,而且费水、费肥、费地、费力。陕西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矮砧苹果?世界苹果专家、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程来亮一语中的:“传统乔化苹果产量低、生长期长、病虫害多、费人工等发展瓶颈,长期得不到突破。矮砧苹果正好有效化解了这些难题,欧美发达国家已普遍采用这一新技术。”
程教授认为,与传统乔化苹果相比,矮砧苹果有“四省一优一高一早”鲜明特点。即:省水60%,省肥70%,省地80%(每亩栽树180-300株,亩产5000-6000公斤,是传统果园的3-4倍),省力90%(宽行密植有利于机械耕作,在欧洲一个劳动力可管理60亩果园,最多270亩;但传统果园一个劳动力只能管5亩),品质优(矮砧宽行果园通风透光好,果子大小均匀,易着色,品质好),商品率高,结果早(传统苹果树栽后3年开始挂果,6-8年进入丰产期;而矮砧苹果栽后当年见花,次年挂果,3-4年就可进入丰产期)。
我省从上世纪80—90年代开始引进试验矮化栽培,并逐渐从栽培技术上取得突破。从2013年起,我省连续三年培训苹果矮砧栽培技术人员1000名,邀请世界园艺果树专家授课传艺,每名参训学员再延伸培训果农100名,到今年底前将在全省培训10万果农,从技术力量上保障苹果矮砧栽培的推广。
近年来,特别是去年,凤翔、乾县、白水、千阳等县,积极建设矮化苹果示范园,取得了很好效益。
千阳县引进海升、华圣等果业公司,建成国内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标准矮化示范园2万多亩,最新栽培技术M9自根砧栽培占到全国份额70%。创造了“一年见花,二年见果,三年见效”的苹果生产新纪录,被公认为“千阳模式”。白水县也积极探索渭北旱原矮化苹果栽培模式,已成为全国M26砧木运用最好、栽培面积最大的县。凤翔县、乾县等在矮化中间砧应用上,再采用短枝型品种,不仅果农易接受、收益高,还成为全国双矮苹果栽培面积最大,效益最高的区域,被称为“双矮栽培模式”。
中国苹果产业协会,去年在千阳县举办中国苹果产业发展论坛,研究苹果矮砧栽培模式及发展经验。目前,矮砧苹果已在凤翔、千阳、陇县、扶风、乾县等地推广200万亩左右,约占到全省苹果面积20%。渭北地区和陕北南部区域,已成为全国矮砧苹果最大栽培基地。
省果业管理局局长高武斌说,我省将用3到5年时间,全面完成苹果矮砧栽培技术在全省43个苹果基地县试点,用10到20年时间,完成矮砧苹果在陕西的全部换代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我省计划将矮砧苹果园面积增加到300万亩,同时,乔化果园由900万亩减到700万亩。通过一增一减,力争陕西苹果总产量实现翻番,由1000万吨达到2000万吨。